媽媽神救援

在產房內與死神拔河的吉他手蘇棋楓醫師

採訪/黃祖寧、李法兒、鄭瑋津   撰稿/黃祖寧

在婦產科實習時遇見新生命的喜悅,讓蘇醫師走上婦產科的路,近年也投入私密醫美的領域,利用醫美技術解決女性困擾,而脫下醫師袍的蘇醫師其實更是位愛種花蒔草、寫歌、彈吉他多才多藝的醫師!

婦產科病人情況瞬息萬變,產婦一天內經歷三次手術

婦產科會遇見的狀況很多,有時遇見產後大出血,或是子宮外孕腹腔破裂引起大出血,危及媽媽生命;有時也會遇到前一秒胎兒心跳正常,下一秒胎兒心跳急遽下降、呼吸窘迫,這時必須緊急安排麻醉、剖腹。這都是婦產科醫師經歷的日常。

談到蘇醫師在婦產科經歷的種種臨床經驗,蘇醫師想起了一位高齡產婦,她在一天內歷經三次麻醉、三次手術,幾乎是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才保母子均安。這位媽媽第五胎懷孕,由於胎盤前置,所以事前就被告知可能會拿掉子宮。第一次手術剖腹取出寶寶後,媽媽生理跡象呈現穩定,不料在恢復室中因子宮收縮引起大出血,於是醫師緊急安排進行第二次手術,替媽媽拿掉子宮,解決出血問題。本以為問題已經解決,當晚醫師又接到電話:「病人肚子脹、血壓在掉!」,蘇醫師又趕緊請醫師檢查出血狀況,火急趕往手術房,進行第三次手術,才終於讓病人狀況穩定下來,媽媽與孩子的生命獲得搶救。蘇醫師回顧他的執醫生涯,病人在同一天內身體承受三次麻醉、三次開刀的狀況實在罕見,也成為他臨床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。

希望讓病人生命能夠得救,因為一直在跟死神拔河

「希望讓病人生命能夠得救,因為一直在跟死神拔河。」這是蘇醫師拯救每位病人當下唯一的心念。蘇醫師談道,作為婦產科醫師,在每個危難發生的當下就要決策並執行,把事情穩定下來,讓病人的生命得以挽回,否則事件就像雪球一樣會愈滾愈大,決定錯誤就可能有天地之差!我們也詢問蘇醫師,是否也曾有失手的時刻?醫師説通常要由結果論來看,當醫師一定都有失誤過,但重點是發生失誤之後如何負起責任與家屬溝通,並記取教訓不再犯錯。這也讓小編對於醫師的專業與臨危不亂肅然起敬。

愛好跑步、種蘭花、寫歌的吉他手醫師

為了平衡婦產科醫師高壓的工作環境,蘇醫師空閒時會在家裡附近跑步,一次大約跑 30-40 分鐘、跑 3-5K 讓自己流流汗,也維持游泳的運動習慣。蘇醫師也愛在家中庭院種種蘭花,作為心靈調劑。此外,還有一項說來令小編羨慕不已的興趣,就是在自家練團室練團!一問之下,才知道原來蘇醫師大學時期就是搖滾樂團 “Guava” 的吉他手,而之所以將練團室建在家中,是因為醫師和他的朋友們實在太忙啦!如果租在外面的練團室,總有同學可能為病人的緣故遲到一兩個小時,後來便乾脆把練團室建在家中。跑步、游泳、種蘭花、寫歌、練團不一而足,才華洋溢的蘇醫師近年也投入私密醫美的領域。

投入醫學新興領域:私密醫美

蘇醫師原先的專長是處女泌尿科,近年隨著醫美技術應用於女性私密處,蘇醫師也將觸角延伸至「私密醫美」,利用雷射、玻尿酸等方式解決私密處乾癢、反覆性疼痛,產後頻尿、漏尿等問題。曾有婦人因產後容易漏尿,打噴嚏或是抱小孩時,一不小心就會尿出來,漏尿問題嚴重,透過蘇醫師施行「G緊雷射」治療,活化生產後陰道上皮細胞層,改善頻尿問題。

鼓勵爸爸陪產,爸爸也應該幫忙餵奶、讓媽媽休息

近年產房中愈來愈常看見爸爸的身影,蘇醫師也表示鼓勵爸爸陪產,讓爸爸可以藉此知道媽媽懷孕生產的辛苦,爸爸也要讓媽媽生產後能好好休息、半夜也應該由爸爸起來幫忙餵奶。蘇醫師笑著說,有些爸爸真的在產房裡昏過去,由醫護人員抬出產房,但依舊鼓勵爸爸也一同參與在媽媽分娩的過程,迎接孩子的到來。

疫情期間先以健康與安全為第一優先,善用媽媽神救援

考慮到疫情期間海外就醫不便,蘇醫師當時在光田黃副院長的邀約下一口答應加入媽媽神救援。蘇醫師表示:「我們就像即時雨一樣,讓海外媽媽在疫情不穩定的情況下得到醫師第二意見。」並鼓勵海外朋友們先以自己的健康與安全為第一優先,除非不得不去醫院的病症,如果只有一點點小病症,可以善用媽媽神救援諮詢。

小編的結語

蘇醫師 17 年都在婦產科醫師的崗位上,在產房內與死神拔河,盡全力挽救每一位媽媽與初來乍到的孩子。近年也投入私密醫美的領域,解決許多困擾產婦已久的問題,讓更多女性受惠,其專業也深獲肯定。在我們的生活中,正是有這每一位醫師英雄默默為我們付出努力,行有餘力也在新冠疫情期間服務海外媽媽,才成就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。

其他文章

近期媒體報導

神救援醫師團